首页

套路直播 女王viv

时间:2025-05-24 18:34:21 作者:【中外对话】中国民营经济迎重磅利好 美国学者:新法护航激发市场活力 浏览量:63281

  3月12日是第46个中国植树节,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第二届“绿地大扫除”义务植树主题尽责活动,全市近19万市民走出家门,就近在门前绿地、社区公园、园艺驿站中清扫枯枝落叶、捡拾垃圾、擦拭公园绿地设施,履行植树义务,参与花园城市建设。

  主会场望和公园设置互动区和科普区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常祥祯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形成了八大类37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义务植树的内涵,也为社会各界就近、便利、多形式参与义务植树拓展了渠道。

  “考虑到北京市3月初的气候特点,我们筹划了‘3·12绿地大扫除’主题劳动,并在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活动。绿地大扫除活动,既是尽责形式全年化、常态化、多样化的体现,也为全年义务植树工作打响‘头炮’。”常祥祯说。

  朝阳区望和公园是今年全市“绿地大扫除”活动的主会场,100多位首都市民群众在望和公园内开展绿地清理和林木抚育等尽责活动。大家修整树池围堰、捡拾绿地中的垃圾杂物、修剪影响树木生长的杂枝、清除绿地的杂草。

  主会场还设置了宣传区、互动区和科普区。宣传区展示宣传森林城市创建、花园城市建设展望、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等内容;科普区内,工作人员向游人进行古树名木、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治等科普宣传;在互动区,市民可以参加繁花彩绘、植物拓染、昆虫旅馆手工制作等活动。

  全市组织超2000场绿地大扫除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3月12日,北京市组织2089场绿地大扫除活动,共清洁公园绿地4936处、326万平方米,清除枯枝落叶和垃圾杂物6.8万公斤,清洁公园绿地内设施13572个(把);抚育管护树木21.56万多株,栽植苗木1307株,举办宣传活动947场,发放各类宣传物品15.5万份(册)。

  为更好地为首都市民履行植树义务提供服务,近期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向社会公布义务植树尽责接待点。全市84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将提供多种尽责形式的全年化接待服务。首都市民可以通过“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微信公众号查询感兴趣的义务植树尽责活动,进行预约、签到,在线领取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

  为积极推动花园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今年,全市还将开展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引导居民参与自己所在的小区、自家阳台和屋顶绿化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为首都义务植树日。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四级调研员杨振威说,今年的4月6日是首都第40个义务植树日,计划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营造一片纪念林,号召大家履行植树义务。

  海淀区

  4000余群众清扫绿地46.62万平方米

  3月12日是第46个中国植树节,海淀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海淀公园设立主会场,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来自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绿色使者志愿服务队、北下关街道的近百名群众参与整理土地、播草籽、铺设有机覆盖物等活动。

  当天,海淀区29个街镇及区域内各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重点纪念林共设立义务植树尽责点90余个,参与人数达到4000余人,养护抚育苗木0.26万株,清扫绿地46.62万平方米。

  今年,海淀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继续按照8大类37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石景山区

  150余个社区开展绿地大扫除活动

  3月12日上午,由近200名石景山区党员、团员、社区居民、驻区企业职工和民兵组成的多支“绿色志愿者”队伍来到首钢园东侧的新安城市记忆公园,在园林专业人员带领下,开展中国植树节绿地大扫除活动。此次活动共清洁绿地3万平方米,修整树池围堰100余个、修剪苗木30余株。

  活动中,志愿者们手持铁锹、夹子等工具,为公园内的树木修整树池围堰,并清理绿地上的杂草、树枝。来自驻区企业中铁二十二局的孟凡瑞告诉记者:“这几年,单位周边的绿地公园越来越多了,通过参与植树节绿地大扫除活动,既履行了适龄公民植树义务,也有机会参与到石景山区花园城市建设中来。”

  在新安城市记忆公园主会场活动举办的同时,石景山区绿化办组织发动首钢绿化办以及全区9个街道150余个社区设立分会场,结合创城、学雷锋、党员双报到、门前三包等活动,开展清理绿篱色带枯枝落叶、清除绿地垃圾杂物、擦拭绿地设施等抚育管护劳动。

  此外,石景山区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和苹果园街道琅山村社区的三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分别在植树节期间开展多场绿地抚育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据统计,3月12日石景山区共清洁绿地10万平方米,抚育树木近1.5万株。全区多家园艺驿站也结合实际条件,积极开展园艺体验+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发布

  去年全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

  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万公顷,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果。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关注 1

  组织实施25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公报》显示,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累计8.3万人次参与植树活动。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年上线发布各类尽责活动2.4万多个,网络平台访问量近4.4亿次,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500多个,初步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

  一年来,国土绿化行动扎实开展,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组织实施了96个“双重”工程项目、25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辽宁、山东、河南、重庆、四川、宁夏6省区市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505条。有效保护1.72亿公顷天然林资源,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05.9万公顷,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18.1万公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成立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修编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规划布局68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三大标志性战役。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启动实施科技支撑7大行动。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开工项目22个,完成造林种草122.3万公顷,三北工程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

  关注 2

  开工建设“口袋公园”4128个

  《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城乡绿化美化协调推进,生态美百姓富协同发展。编制实施北京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4万公顷,开工建设“口袋公园”4128个,建设绿道5325公里。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鼓励农村“四旁”植树和场院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01%。新增公路绿化里程超8万公里,全国铁路绿化里程累计达5.86万公里,宜林铁路线路绿化率达87.9%。

  在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支持福建、江西、重庆3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和7个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先行先试,并以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改为重点,布局600个试点国有林场。

  林草产业也得到健康发展,全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实现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食物产量2.26亿吨,其中,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950.1万吨。加快落实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国完成新增种植、低产林改造68.2万公顷,全年茶油产量达到80万吨。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宁波成立低空智联网示范中心及产业联盟

今年是四度参展的珠海免税集团参展项目类别及联展品牌产品最多的一次。珠海免税集团总经理助理潘明明说,今年消博会将全面展现该企业布局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规划。“四次参展消博会,珠海免税集团先后进行140余场商务交流活动,与行业内头部品牌集团及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潘明明说,珠海免税将在本届展会期间重点展开在海南自贸港的重要商业布局——三亚湾壹号项目的招商工作。

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10.4万亿元

为确保升旗仪式的“零失误”,场馆共设置了物资管理人员、升旗手、升旗手教官等五道确认保险,而刘洋是最后的两道保险。颁奖仪式开始前,刘洋会再次核对检查旗帜是否正确、正反面是否准确,并列旗帜顺序是否正确等。颁奖仪式中,他会通过监视器画面最终再次核对旗帜情况。

交通银行做细做实五篇大文章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郑州4月25日电 (记者 刘鹏)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家竞争力核心要素,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引领作用。2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通报了该省近年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工作情况,并对受理案件的主要特点进行通报介绍。

片荒?不存在!10部新片入局国庆档

趣味横生的打卡互动、意义非凡的限定印章、寓学于乐的非遗体验……这个国庆假期,多款“非遗大餐”在该馆纷纷“上桌”,道道尽显岭南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1日起施行 五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明圣地”良渚,“华夏主脉”二里头,“古蜀之光”三星堆……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知所来,明所往。守护好、研究好文化遗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